>>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-> 要闻报道
丹青绘工运史诗 履职展委员担当——访自治区政协委员、自治区先进工作者周一新
2025-05-09 08:40:05   来源:华兴时报

  拿起画笔,他在宣纸上勾勒百年工运的波澜壮阔;放下沾满浓墨重彩的画笔,他的另一个战场在田间地头、在会议室、在老百姓的炕头上。他就是自治区政协委员,宁夏美术馆馆长、宁夏书画院院长周一新。

  周一新,中宣部文化名家暨“四个一批”人才,自治区首批“塞上文化名家”、自治区“塞上英才”,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。今年“五一”前夕,他被授予“自治区先进工作者”称号。在委员履职与本职工作的双战场上,他用三十年如一日的执着与坚守,书写着一位文艺工作者的双重答卷:既让历史在笔墨中复活,更让艺术在大地上扎根,以模范行动彰显了政协委员的时代风采。

  本职担当:倾注心血 匠心绘就时代长卷

  “能够获得‘自治区先进工作者’称号,我感到十分荣幸,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事,是党组织和人民群众给了我这个荣誉,让我觉得肩上的担子更重了。”听到记者要采访他的事迹时,周一新谦虚地说,如果确需报道,《中国工运史百米画卷》值得一提。

  今年5月1日,《中国工运史百米画卷》正式在宁夏美术馆展出,开篇五四运动的游行队伍破纸而出。

  为什么创作《中国工运史百米画卷》?去年春天,自治区总工会向周一新发出邀约,希望其以中国画形式创作《中国工运史百米画卷》,献礼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。

  这是一份信任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:如何让100年的工运史既不失历史的庄重,又充满艺术的感染力?周一新带着团队一头扎进史料中,查阅数百余份工运档案。“画王进喜不能只画打井,得画出他宁可少活20年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决心与壮举。”他在创作笔记里这样写道。在构思阶段,团队面临的首要难题是如何在有限篇幅内浓缩百年历史。“我们最初列出150个历史场景,但经过反复研讨,最终确定了100个最具代表性的节点。”周一新回忆道。从五四运动中李大钊振臂高呼的群像,到新时代机器人的春晚秧歌,每个场景都经过多轮史料考证和艺术加工。

  2024年11月,画卷进入制作阶段,24位画家组成的团队分成三个小组,分别负责新民主主义革命、社会主义建设、改革开放和新时代四个历史时期的创作。为赶在今年“五一”前完成,春节期间团队仍坚守画室,每人日均工作12小时以上,最终确保长卷如期完工。

  从10岁在石嘴山市文化馆学画开始,到55岁带领团队完成《中国工运史百米画卷》,周一新的艺术生涯始终与时代同频。他常说:“艺术创作讲究‘九朽一罢’,每一笔都要用心打磨。就像工运精神的传承,也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继承与发扬。”周一新的匠心早已超越了宣纸的边界——那是宁夏的山山水水,是中国工人阶级的百年征途,更是一位文艺工作者对“劳动创造美”的终生践行。

  在艺术的广阔天地中,周一新以一种近乎苛责的态度完成每幅画作,这不仅是他对自身艺术追求的执着坚守,更是他对艺术使命的庄严担当。这种态度源于他对艺术的热爱和对历史的尊重。他用画笔为读者呈现出了一幅幅精彩绝伦的历史画卷,让我们在欣赏艺术之美的同时,也能够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力量。

  履职风采:躬身乡野 笃行播撒文化温情

  作为自治区政协委员,周一新始终将“文艺为民”理念贯穿履职全程。“艺术不是高高在上的展览品,而是要写在大地上。”周一新是这么想的,也是这样做的。自2016年起,他参与自治区文旅厅“百村千绘”工程,带领团队在宁夏各地绘制文化墙1.2万平方米。

  在红寺堡区永新村,他与画友们将移民搬迁、葡萄种植等场景转化为生动壁画,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文化地标。他还曾利用创作间隙,同村里的艺术爱好者分享艺术创作心得。

  无论坐在村民家的炕头,还是走在田间地头,周一新仔细观察着每一个细微处。“细节中藏着文化的符号,要努力在共性中寻求差异,在细微处打磨,才能创作出独特的作品。”周一新说,要做到有感而发,才能把适合绘画表现的、有深刻社会内涵的、最感人的画面表达出来。回忆起“百村千绘”工作时的场景,周一新说:“村里的1.2万平方米文化墙,每一笔都是我们与大家共同商量的,他们需要什么样的效果,我们就怎么画。”

  在石嘴山市图书馆,4000余册带着墨香的图书整齐摆放在“周一新捐赠图书室”,近年来,他已向全国各类图书馆捐赠图书2万余册,捐赠画作100余幅。每年他都组织开展送文化进基层活动,为农民举办书法绘画培训班,累计培养基层文艺骨干300余人。每年春节期间,他都带领美术馆同仁为群众义务书写春联福字累计万余幅。“周一新工作室”授牌至今,他授课100余次、600余课时。主持线上教学展29次、线下展5次,自2019年7月至今,工作室学员3人入选“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和文化艺术人才托举工程”,16人次入选全国性美术作品展览,240多次入选自治区重要美术作品展览,作品获奖并被相关机构收藏70余次。

  作为自治区政协文艺界别召集人,周一新充分发挥界别召集人示范引领作用,组织委员利用界别专项活动、座谈会等契机,开展各种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,不断深化界别委员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把握,为做好文艺工作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;组织界别委员主动参加委员履职“服务为民”活动,带领部分委员开展“送文化进乡村”活动,为农民进行书法绘画辅导;组织文艺界别委员参加“不负黄河万古流”第四届沿黄九省区政协书画精品联展(四川站)作品收集选送工作,以书画艺术作品为载体讲好黄河故事……

  “下一步工作中,我要在专、实、新上下功夫,聚焦专门领域、用好专家队伍、体现专业水准,在协商建言、参政议政中彰显专业优势。要发挥委员主体作用,以专委会为依托,以文艺界别为主体,组织开展视察考察、调查研究等特色活动,形成一批有分量有价值的履职成果,为自治区党委和政府提供决策依据和参考。”谈到下一步履职,周一新如是说。

  正如周一新在《中国工运史百米画卷》跋文中所书:“百年工运波澜壮阔,劳动者的汗水与梦想,永远是最动人的丹青。”寥寥数语,尽诉对劳动精神的尊崇与时代使命的坚守。周一新以水墨为媒,绘就工运史诗;以脚步丈量,书写履职担当。这份对劳动的敬畏、对时代的担当,恰似勋章上最耀眼的光芒,正是他荣膺“自治区先进工作者”的生动注脚。(记者 张红霞)


【责任编辑】:包瑞